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小数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和“试课”认识,以及提升对结对学校数学校本研修的引领。2022年9月16日,温州市夏明燕名师工作室的全体学员们在永嘉县港头学校联合港头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的研训活动——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试课”研训。夏老师为学员提供文本解读策略,为先于课堂先于学情的文本解读提供脚手架。同时,活动邀请了乐清教研员叶兴福老师,为学员从试课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和指导。

上午首先由夏明燕老师带来讲座《文本解读的“1+2”策略——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从“为什么做文本解读”“为什么要讲求解读的策略”“什么是内部解读‘1+2’策略”“如何进行‘1+2’策略的文本解读”等方面,为我们梳理了以整体感知到深度解读为路径,关注多元文本、关注素养目标的文本解读策略。

紧接着由学员进行试课展示。朱国涛、杨梦青老师展示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两位老师都从真实情景入手,用1/2引入分数,将“平均分”“其中的一份”等帮助学生梳理和规范数学语言的表达,并用图形、数轴等多元表征分数。
随后同组成员徐海敏和厉燕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对朱老师和杨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试课表现进行点评。徐老师指出课堂上对分数的必要性感受不足,用除法引入可能和1/2中1的本意“表示一份”不够恰当。厉老师认为课标中的一致性在分数初步认识中的体现在分数单位上,要为后续学习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一样,都是计数单位的累计这一观念铺垫。

然后是《小数的初步认识》小组,姜佳妤、金松老师展示试课。姜老师从人民币引入小数,体会小数表示的是不足“1”,并通过计数单位的累计递推到其他小数,最后拓展提升到计数器上如何表示小数。归纳小数也是符合十进制的数。金老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数,先处理小数读法,后以人民币为抓手认识小数,结合分数与小数的异同,体会小数的“十等分”。金老师还用饼图、方图、数轴从“1”入手完成小数的初步认识。接着同组老师徐时福和李雅,结合自身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姜老师和金老师的课提出修改意见。认为重在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一的含义。在情景创设上人民币认识小数加上长度单位认识小数,有人民币“点”的优势,有长度单位“线”的连续性优势,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后面要学的近似数。

上午的试课活动,在夏老师的综合点评中暂告段落。夏老师认为学习小数和分数的涵义,重在具体情境中的感悟。认识小数和分数单位,感悟计数单位与计算一致性,与整数的一致性,体会“计数”。

下午,主持人陈洁老师热情的介绍了乐清市教研员叶兴福老师,同时叶老师也为学员们带来关于试课的专题讲座《小学数学教师试课》。讲座主要包括“什么是试课,试课的特点,试课的价值,试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为学员答疑解惑。叶老师认为试课要做到“想和讲互相和谐”、“让试课形式为内容服务”、试课内容做到详略得当、课堂任务能够体现分层要求、试课老师的眼中既要有评委老师也要有学生、重视活动过程的体现等。同时,试课的过程中体态和语气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最后四位试课学员在听过叶老师的试课指导讲座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修改完善自己的试课稿,进行第二次试课,并获得叶老师的肯定。同时叶老师还带来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教学案例,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的帮助我们理解和构建合理、有效、又具备创造性的课堂。夏老师也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学以致用的好品质,并结合他们的个人特点,更细致、个性的给出改进意见,让试课学员们以及听课学员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有自己的收获和思考,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蓄了前进的力量。